“嘉山秀水 自在明光”文艺采风走进美丽苏巷

发布时间:2023-11-01浏览次数: 来源:明光文联作者:袁松树 蔡松华

金秋十月,稻谷飘香。10月13日,明光市文联组织摄影、诗词、美术协会部分摄像师、诗人、画家走进美丽苏巷镇开展“嘉山秀水,自在明光”文艺采风活动。所到之处,一个个景美、富民、人和的美丽乡村,让笔者感悟对乡村振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。

采风中,让大家感受印象最深刻的,要数苏巷镇打造的蝴蝶谷景点和美丽乡村戴巷村。蝴蝶谷,位于抹山北麓,静偎女山湖畔,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。走近蝴蝶谷,蝴山蝶石高耸林立,石桥流水川流不息、湖光山色云蒸霞蔚。远观蝴蝶谷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女山湖与抹山之间。近年来,蝴蝶谷在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现建成蝴蝶石群、亲水平台、观湖亭、蝴蝶亭和观湖大道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,形成内连抹山寨、陆郢、红色记忆馆,外接抹山寺、尿布滩、跃龙岗等,纵横交错的乡村路网。

戴巷,这是一个古老乡村,坐落在抹山脚下、焦城湖畔,依山傍水。过去,一度是个“垃圾靠风刮,污水靠蒸发”,环境差的“邋遢”村。如今,却成了“美丽乡村样板村”。

据镇长黄亚介绍:苏巷镇在乡村建设中,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模式,一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,一面重新寻找绿水青山的价值,大力开展“全域景区化”建设,突出个性化,留住乡风乡韵乡愁,成功打造一条“村村皆诗画,山水能生金”的“乡村美、产业兴、村民富”之路。

漫步村里,笔者对黄亚的介绍,有了更深的体悟。一进村头,村民别具匠心的用砖石、滚子打造的一面古色古香的“乡愁”造型的墙上,一副“让乡村生活更美好”的八个黑体的美术字,引人驻足吟诵,让村子韵味十足,成为游客打卡点,也变成这个村农民的美好生活的象征。

因古泉而灵动,因千年焦城而持重,因焦城湖而秀美,坐拥这三大胜地的戴巷村,更因“乡村振兴、美丽乡村”的建设,凸显村民幸福、生活美好。

金秋时节,使游客行走在美丽乡村戴巷,参观游览古焦城遗址,尽赏古村美景,对这个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,便有了更深刻的印象。

秋日的戴巷,风景尤美。村民们为改善乡村环境面貌,在道路两旁、家前屋后用徽砖、徽瓦打造的的风景花墙,显得古朴大方,尽显古色古香。农户家墙体上的农耕文化、尊老敬老、移风移俗等图画,栩栩如生,随处可见,文明乡风乡韵乡愁迎面扑来。红色记忆的标语、雕像、雕塑分布在村庄各个角落,成为古村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一排排风景树展现在道路两旁,散发着沁人芬芳,使古村掩映在绿荫之中,美不胜收。金灿灿的稻谷、玉米铺展在村民们家门前及各条水泥路上,一片金黄,更是一番美景,如诗如画。

乡村要美丽,环境是底色。乡村振兴,造就了戴巷村民生活美好、环境亮丽。走进如世外桃源的戴巷村,一幅“农业有干头、农村有看头、农民有奔头”的美丽画卷,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,在青山绿水间、焦城湖畔铺展开来。

采风之余,笔者结识了几位农民朋友,从他们口中得知,党和政府奋力推进民生福祉,繁荣发展社会事业,办好民生实事,全力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,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,让农民有了满满的收获感、幸福感。正如与正在家门口翻晒稻谷的戴周汝、桑胜秀夫妇俩交谈中所说:“过去戴巷村垃圾靠风刮,污水靠蒸发的现象,通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,如今不见了,家家门前被打造得像小花园一样,环境变美了,日子过好了,心情也舒畅了”。

在观赏戴巷美景中,不知不觉的走进56岁的种粮大户王国翠的家门口,她也乐滋滋的在翻晒稻谷。她边翻晒稻谷,边告诉笔者:“今年,我家种植水稻150多亩,喜获丰收,总产量达到20万斤,全亏党的惠民政策好,农民种田越种越开心。如今日子好过了,吃不愁、穿不愁,晚上还到村公共服务设施场所跳跳舞、唱唱歌,参加快乐健身行动,真是越跳越舒心,越跳越幸福”!

在与农民兄弟交谈中,笔者听到的全是对美好乡村的一片赞美,对党的惠民政策的热情歌颂,表达着勤劳的戴巷人在乡村振兴中,继续书写乡村生活美好的故事。

初审|陶昌斌
审核|王玉荣
审签|张   毅

滁州政府网

Copyright 2006-2013 Powered by ahczwx.org,滁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
滁州市会峰路555号会峰大厦7楼 版权所有

电话:0550-3023728 皖ICP备14009401号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229号